苗春生(陕西):三十余年痴迷泥塑技艺,一把黄土捏出关中记忆|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
编写按:本文为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系列人物故事,情归故里,共建家乡,让我们相遇爱故乡!
推荐人:
杨飞 陕西益路人公益服务中心
推荐理由:
对艺术的坚守,对关中民俗色热爱,对生活的用心观察是一般人不易做到的,一个农民,将关中的生活图景通过手中的泥土展现出来,并且活灵活现。
人物简介:
苗春生,陕西长安人,1950年出生,现为长安民间雕塑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他的泥塑作品“水浒108条好汉”、“关中记忆”、“赶集”等佳作分别陈列于西安文博院,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展厅。他是西安市首届“十佳”民间艺人,陕西省第二届农民艺术节特等奖获得者,2010年他代表陕西民间艺人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示他的泥塑技艺达月余。
事迹概述:
苗老当过电影放映员、和朋友办过企业、办过养猪场、种植过果园,但他最痴迷的还是泥塑,闲暇之余,他总是钻研泥塑,坚持绘画,他就想把黄泥巴“折腾”出与祖先不一样的结果。就这样,三十年来,只要有空闲,不论寒暑昼夜他都执著于泥巴雕塑中,把半生所积淀的人生收获,融会贯通在泥塑中,一把竹刀几把泥,“捏”出了浓郁的关中民俗民情。
他的眼里土色最美土味最香
大半生浸润在关中农村生活中的他,用黄土捏出上世纪关中农村热火朝天的生产生活场景。如今,这些土得掉渣渣的泥人儿已经名扬中外。捏出这些泥人的是一个叫苗春生的农民,他今年66岁,做泥塑将30多年,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周家庄北村人。
他自幼喜爱泥塑和绘画。74年被推荐去郭杜镇放电影,78年利用业余时间师从原美院民间泥塑老师刘学良学习泥塑,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摸索学习,从原来塑造的古典人物、佛像、神仙,到专注于表现关中农村的生活形象,这些作品再现了关中农村民风民俗情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尤其是那些宏大场面的泥塑作品,将人们的记忆拉回上个世纪的关中农村,被媒体誉为“生动的关中民俗教科书”。
对泥土,老苗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就是在土坷垃里长大的,小时候唯一的玩具就是泥巴,这辈子就没离开过黄土”,在他眼里,土色是最美的,土味是最香的。
老苗的许多作品都是在叙述自己家里的故事,《推碾子的老人》讲述的就是自己父母当年的艰辛生活。老苗说:“在农村丰富的生活经历,都成了我创作的源泉。从开始做泥塑,到现在基本上有两三万件作品,且每件作品的造型都不同。多年的积淀使我在人物情绪的把握、比例的分配中更加的胸有成竹。”
与泥塑搭配的道具都是以真实的农具为原型,再制成按比例缩小的模型,这些模型形象逼真,做工精美,还保留了原来器物的部分功能,令人爱不释手。塑造完成的作品还要经过晾晒和烘烤硬化,这一过程稍有疏忽就会使作品受到损坏,老苗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的宝贝往晾晒房搬运。
老苗是一个对自己要求非常苛刻的人,每完成一件泥塑,他都会对着自己的作品端详许久,反复挑剔。在老苗看来,做泥塑并不难,但是要做出有血有肉、有感情,能够看到人心的作品却非常难,要付出辛苦的劳动和满腔的热情,一点一滴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黄土的材质与关中人的性格契合
在他的泥塑作品中,有吃裤带面的老汉、喂奶的媳妇、吼秦腔的老农、走丝路的商旅、头顶手帕的老太婆、纳鞋底的少妇、抽旱烟的老汉等人物形态迥异、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关中风情作品《看戏》、《麦收季节》,民间手艺行当系列作品“七十二行”,关中记忆作品《秦镇》、《我村来了电影队》等让观看的人们忍不住称赞。
再现已经大部分失传的民间手艺行当系列作品“七十二行”,生动的再现了逐渐消失的杀猪、牙家议价、游医镶牙、背弓弹花、街头耍猴、钉盘子钉碗、剃头担子、算卦先生、卖耗子药、牲口钉掌、编席补席、箍瓮、货郎担子等七十六组泥塑,称“七十二行”在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展出,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生活气息浓厚,接地气”是他的作品的共同特点,他将自己在关中农村60多年的生活记忆用泥巴捏成一个个微缩世界,他想“让后代知道以前农村人的生产和生活是什么样的”。
再现观众农村六七十年代春节期间闹社火、看大戏、逛集市三大经典大型泥塑作品。用泥1000多斤,塑造了1030多个无一雷同的农村人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关中农村的民俗风情;在院落、在集市、在社火场里;那鸡下蛋、猪拱食、老汉吃饭舔碗;结婚闹房、戏台上下、风味小吃场面;还有那社火芯子、高跷彩船、锣鼓秧歌、社火仪仗等阵势;头顶手帕的老太婆、梳着大辫子的大姑娘、纳鞋底的少妇、抽旱烟的老汉等农村情景。
“过去我们去西安看戏,早早地去占位子,下午三四点开始走,天黑到,看完戏再走回来已经快天明了。嘴里哼一路,那个兴奋啊,现在是没法想象的!”老苗指着自己的泥塑作品《看戏》,用浓厚的陕西方言描述着当年的场景。
微微低下身平视这幅作品,抽旱烟的老汉,抱着娃喂奶的媳妇,大辫子的姑娘,戴虎头帽的娃娃,卖老鼠药的小贩,带金丝眼镜的算命先生,维持秩序的民兵……被定格在一个微缩世界里,仿佛还能听见孩子的哭闹声、名角儿吼秦腔的声音、小贩吆喝的声音……将近600个形态迥异的人物构成了这幅作品,让人忍不住啧啧称奇。
在老苗眼里,黄土朴拙的材质与关中人憨厚、朴实、易于满足的性格相契合。
用泥塑记录民俗永不止步
年轻时老苗痴迷于做泥塑,经常做到凌晨一两点以后,甚至到天明。平日里的老苗深居简出,沉浸在自己的泥塑世界里,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日子过的简单而充实。老苗制作泥塑从来不打草稿,拿着泥巴直接上手就捏,根据自己的想象即兴发挥,手法随意而灵活,做出的人物形象生动自然,栩栩如生,他说:农民的各种形象早就烂熟于心,创作农村生活的作品就是心到手到,自然而成。
“路上见到一个人,长得很有特点,就记在脑子里,回来赶紧做出来。”在老苗眼里,眉清目秀的奶油小生不算美,豁了牙满脸褶皱的老汉反而是美。“在我看来,丑和美是没有严格的界限的,那些经历岁月留下痕迹的老年人沧桑的脸,更是一种独特的美。”老苗说。
除了泥塑,老苗还要照看自家的一亩多自留地,老苗是种田的老把式,没事时就到地里转一转,他喜欢站在泥土里经营庄稼的感觉。工作之余,老苗最大的乐趣就是逗弄孙子,活泼调皮的孙子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他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喜欢泥塑,继承自己的手艺。
他说,农村和城市的生活越来越接近了,过去割麦、婚丧嫁娶、祈雨等等场景,很多都是几千年农耕文明一直延续下来的,渐渐都看不到了。
老苗每年都要创作200多件新作品,以前的生活积累也在慢慢地消耗,这让他感到创新越来越难,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作品的构思和创新上。村口小商店的门前,是乡党们聚集谝闲传的地方,老苗每日必来,听乡党们谝着各种轶事传闻,了解外面的世界,也丰富了自己的创作内容。
“我是个农民,没受过啥专业训练,我的作品里表现的都是关中农村里父老乡亲们的故事,我要让我们的后代知道以前农村人的生产和生活是什么样的,我希望用泥塑的形式把这些民俗记录下来,包括那一段人的生活场景,生活习惯”,老苗说。
如今,老苗年过花甲,精力不比从前,晚上做泥塑太久眼睛就会酸。跟随他学艺近5年的徒弟胡振波的技艺日渐成熟。慕名来拜访的人很多,有的是求一件作品,有的是来参观学习。但是老苗和他的徒弟依然在用手中的泥巴记录着家乡的民俗风情和生活变迁,他们希望农民将来的日子能够越过越红火。
(来源:人民网等信息综合)
推荐阅读
爱故乡
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
推荐阅读
爱故乡
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联系人:口皓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邮箱:iguxiang2012@163.com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爱故乡网:http://www.iguxiang.org亲,您还满意么扫码,关注爱故乡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